常见问题

1. 有些奸商会以错误资料误导消费者。我如何获得保障以免受虚假说明所误导?

《商品说明条例》 (香港法例 第362章 )禁止商户作出与货品( 第7条 )及服务( 第7A条 )相关的虚假商品说明。

与货品相关的虚假商品说明

任何人在营商过程或业务运作中-

  • 将虚假商品说明应用于任何货品;或
  • 供应或要约供应已应用虚假商品说明的货品;或
  • 管有任何已应用虚假商品说明的货品作售卖或任何商业或制造用途,

即属违法。

与服务相关的虚假商品说明

任何商户如-

  • 将虚假商品说明应用于向消费者提供或要约提供的服务;或
  • 向消费者提供或要约提供已应用虚假商品说明的服务,

即属犯罪。

商户在营商时使用「不良营商手法」,即属违法; 《商品说明条例》 第IIB部 列明以下五种情况属「不良营商手法」:

  • 误导性遗漏
  • 具威吓性的营业行为
  • 饵诱式广告宣传
  • 先诱后转销售行为
  • 不当地接受付款

有关 《商品说明条例》 的详情,请参考 日常生活法律问题 > 消费者权益 > 《商品说明条例》 。

2. 为了避免承担某些责任或剥削消费者,某些零售商或服务供应商会在合约中加入免责条款或不公平条款。这些条款是否有法律效力?

如果因商户疏忽而令阁下受伤或导致财物损失,法律会设法制止他们逃避应有的责任,即使合约包含措辞巧妙或字体细小的条款,他们仍须作出赔偿。

不合理的免责条款

免责条款可令某一方于事情出错时不须承担责任。如果商户打算以这种条款避过消费者的索偿,该条款必须合理;如被证实为不合理,有关免责条款便可能无效 。在一般情况下,如果商户因疏忽而导致顾客死亡或受伤,都不能逃避责任。

不公平的合约条款

《不合情理合约条例》 ( 第458章 )只适用于售卖货品或提供服务的合约,且立约的其中一方是消费者。如果法庭裁定该合约或其中任何部分在立约时已属不合情理(亦即不公道 / 不合常理),则法庭可按上述条例的 第5条 拒绝强制执行该合约,或只是强制执行合约中不合情理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,或限制任何不合情理部分的适用范围,或修正、更改该等不合情理部分,以避免产生任何不合情理的结果。

如想知道更多,请参考 日常生活法律问题 > 消费者权益 > 不合理的免责条款及不公平的合约条款 。

3. 消费者有甚么渠道,寻求协助或投诉?

除直接找有关商户理论外,阁下亦可联络下列机构:

消费者委员会

消委会属法定机构并受政府资助。消委会的法定职能包括:向消费者提供关于货品与服务的资料、作为调解人以处理消费者投诉、就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政策提供意见、及鼓励商业及专业组织制定业务守则。

消委会不是执法机构,它不可以控告商户,有关的投诉会以调解方式处理。然而,消委会可公开点名 / 刊载经营手法不当的商户以示制裁。如果事件涉及消费者的重大权益,但调解或其他方法不遂,则可申请消费者诉讼基金以获取援助提出诉讼。

消委会热线电话:2929 2222

香港海关

有关商品说明或货品安全的问题(如重量及尺寸不足、黄金或白金纯度不足、玩具及儿童产品不达安全标准等),阁下可直接向香港海关投诉。

查询热线:2815 7711
投诉热线:8100 3553

香港旅游业议会(投诉旅行代理商)

香港旅游业议会根据 《旅行代理商条例》 ( 第218章 ),去监管外游旅行代理商及到港旅行代理商。它的职责是维持业内人士的专业水平及保障商户和旅游人士的权益。

香港旅游业议会24小时服务热线:2969 8188
入境旅客服务热线:2807 0707

食物环境卫生署

食物环境卫生署的职责是与市民合力提升食物安全及公众衞生水平。

24小时查询及投诉热线:2868 0000

保险索偿投诉局

保险索偿投诉局是由保险业界成立的自律监管机构,其主要工作是处理由个人保单引起的索偿投诉,并透过作出裁决或其他可行方法,以尝试促进和解或撤回有关投诉、纠纷或投诉。

24小时资讯服务电话热线:2520 2728

如想知道更多,请参考 日常生活法律问题 > 消费者权益 > 消费者投诉渠道 。

4. 如果消费者需要提出诉讼,他们应留意甚么?

小额钱债审裁处

小额钱债审裁处处理的案件,最高索偿金额是 75,000元。诉讼双方不可聘请律师出席小额钱债审裁处的聆讯,但可事先徵询律师的意见。审裁处审理的案件种类包括欠债、服务收费、财物损坏及消费者的索偿(关于差劣的货品或服务)。

区域法院或高等法院

如果索偿金额超过 75,000元 ,消费者必须入禀区域法院或高等法院。区域法院案件的索偿金额上限是 3,000,000元,而高等法院则没有上限。由于索偿金额较大及程序较复杂,建议聘请律师处理有关诉讼。阁下亦可考虑申请法援,但必须通过资格审核。

消费者诉讼基金

消费者委员会设有消费者诉讼基金(简称「基金」),目的是协助消费者入禀法庭提出申索。如果涉及有关消费者交易、或涉及重大的公众利益或不公义事件,消费者若符合资格,便可向基金申请经济支援及法律协助。

如想知道更多有关消费者投诉渠道,请参考 日常生活法律问题 > 消费者权益 > 消费者投诉渠道 。

5. 我最近从一所美容院买了些预缴代用券,但该美容院突然停业。我是否可以取回金钱,并以甚么途径可取回?

落在这不幸处境的顾客可向律师寻求法律意见,或联络消费者委员会或警方。如果该公司(假设是有限公司)被法庭颁下清盘令,受害的顾客有权追讨已支付的代用券款项,但他们在追讨时,只属普通或无抵押的债权人,通常最多只能取回小部分欠款。如该公司突然倒闭又没有留下任何资产,持有该公司预缴代用券或收据的顾客,可成功追讨损失的机会通常是微乎其微。

如想看更多有关消费者投诉的举例说明,请参考 日常生活法律问题 > 消费者权益 > 举例说明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