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見問題

1. 有些奸商會以錯誤資料誤導消費者。我如何獲得保障以免受虛假說明所誤導?

《商品說明條例》 (香港法例 第362章 )禁止商戶作出與貨品( 第7條 )及服務( 第7A條 )相關的虛假商品說明。

與貨品相關的虛假商品說明

任何人在營商過程或業務運作中-

  • 將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於任何貨品;或
  • 供應或要約供應已應用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;或
  • 管有任何已應用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作售賣或任何商業或製造用途,

即屬違法。

與服務相關的虛假商品說明

任何商戶如-

  • 將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於向消費者提供或要約提供的服務;或
  • 向消費者提供或要約提供已應用虛假商品說明的服務,

即屬犯罪。

商戶在營商時使用「不良營商手法」,即屬違法; 《商品說明條例》 第IIB部 列明以下五種情況屬「不良營商手法」:

  • 誤導性遺漏
  • 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
  • 餌誘式廣告宣傳
  • 先誘後轉銷售行為
  • 不當地接受付款

有關 《商品說明條例》 的詳情,請參考 日常生活法律問題 > 消費者權益 > 《商品說明條例》 。

2. 為了避免承擔某些責任或剝削消費者,某些零售商或服務供應商會在合約中加入免責條款或不公平條款。這些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?

如果因商戶疏忽而令閣下受傷或導致財物損失,法律會設法制止他們逃避應有的責任,即使合約包含措辭巧妙或字體細小的條款,他們仍須作出賠償。

不合理的免責條款

免責條款可令某一方於事情出錯時不須承擔責任。如果商戶打算以這種條款避過消費者的索償,該條款必須合理;如被證實為不合理,有關免責條款便可能無效 。在一般情況下,如果商戶因疏忽而導致顧客死亡或受傷,都不能逃避責任。

不公平的合約條款

《不合情理合約條例》 ( 第458章 )只適用於售賣貨品或提供服務的合約,且立約的其中一方是消費者。如果法庭裁定該合約或其中任何部分在立約時已屬不合情理(亦即不公道 / 不合常理),則法庭可按上述條例的 第5條 拒絕強制執行該合約,或只是強制執行合約中不合情理部分以外的其餘部分,或限制任何不合情理部分的適用範圍,或修正、更改該等不合情理部分,以避免產生任何不合情理的結果。

如想知道更多,請參考 日常生活法律問題 > 消費者權益 > 不合理的免責條款及不公平的合約條款 。

3. 消費者有甚麼渠道,尋求協助或投訴?

除直接找有關商戶理論外,閣下亦可聯絡下列機構:

消費者委員會

消委會屬法定機構並受政府資助。消委會的法定職能包括:向消費者提供關於貨品與服務的資料、作為調解人以處理消費者投訴、就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政策提供意見、及鼓勵商業及專業組織制定業務守則。

消委會不是執法機構,它不可以控告商戶,有關的投訴會以調解方式處理。然而,消委會可公開點名 / 刊載經營手法不當的商戶以示制裁。如果事件涉及消費者的重大權益,但調解或其他方法不遂,則可申請消費者訴訟基金以獲取援助提出訴訟。

消委會熱線電話:2929 2222

香港海關

有關商品說明或貨品安全的問題(如重量及尺寸不足、黃金或白金純度不足、玩具及兒童產品不達安全標準等),閣下可直接向香港海關投訴。

查詢熱線:2815 7711
投訴熱線:8100 3553

香港旅遊業議會(投訴旅行代理商)

香港旅遊業議會根據 《旅行代理商條例》 ( 第218章 ),去監管外遊旅行代理商及到港旅行代理商。它的職責是維持業內人士的專業水平及保障商戶和旅遊人士的權益。

香港旅遊業議會24小時服務熱線:2969 8188
入境旅客服務熱線:2807 0707

食物環境衛生署

食物環境衛生署的職責是與市民合力提升食物安全及公眾衞生水平。

24小時查詢及投訴熱線:2868 0000

保險索償投訴局

保險索償投訴局是由保險業界成立的自律監管機構,其主要工作是處理由個人保單引起的索償投訴,並透過作出裁決或其他可行方法,以嘗試促進和解或撤回有關投訴、糾紛或投訴。

24小時資訊服務電話熱線:2520 2728

如想知道更多,請參考 日常生活法律問題 > 消費者權益 > 消費者投訴渠道 。

4. 如果消費者需要提出訴訟,他們應留意甚麼?

小額錢債審裁處

小額錢債審裁處處理的案件,最高索償金額是 75,000元。訴訟雙方不可聘請律師出席小額錢債審裁處的聆訊,但可事先徵詢律師的意見。審裁處審理的案件種類包括欠債、服務收費、財物損壞及消費者的索償(關於差劣的貨品或服務)。

區域法院或高等法院

如果索償金額超過 75,000元 ,消費者必須入稟區域法院或高等法院。區域法院案件的索償金額上限是 3,000,000元,而高等法院則沒有上限。由於索償金額較大及程序較複雜,建議聘請律師處理有關訴訟。閣下亦可考慮申請法援,但必須通過資格審核。

消費者訴訟基金

消費者委員會設有消費者訴訟基金(簡稱「基金」),目的是協助消費者入稟法庭提出申索。如果涉及有關消費者交易、或涉及重大的公眾利益或不公義事件,消費者若符合資格,便可向基金申請經濟支援及法律協助。

如想知道更多有關消費者投訴渠道,請參考 日常生活法律問題 > 消費者權益 > 消費者投訴渠道 。

5. 我最近從一所美容院買了些預繳代用券,但該美容院突然停業。我是否可以取回金錢,並以甚麼途徑可取回?

落在這不幸處境的顧客可向律師尋求法律意見,或聯絡消費者委員會或警方。如果該公司(假設是有限公司)被法庭頒下清盤令,受害的顧客有權追討已支付的代用券款項,但他們在追討時,只屬普通或無抵押的債權人,通常最多只能取回小部分欠款。如該公司突然倒閉又沒有留下任何資產,持有該公司預繳代用券或收據的顧客,可成功追討損失的機會通常是微乎其微。

如想看更多有關消費者投訴的舉例說明,請參考 日常生活法律問題 > 消費者權益 > 舉例說明 。